凡收缩压达到140mmHg或/和舒张压达到90mmHg,按JNC-Ⅵ(1997年)即WHO1999年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期标准
| 判断 | JNC-Ⅵ(1997年) | 
 | WHO1999年 | ||
| SBP(mmHg) | DBP(mmHg) | 
 | SBP(mmHg) | DBP(mmHg) | |
| 最佳 | <120 | <80 | 
 | <120 | <80 | 
| 正常 | <130 | <85 | 
 | <130 | <85 | 
| 正常高限 | 130~139 | 85~89 | 
 | 130~139 | 85~89 | 
| 高血压 | 
 | 
 | 
 | 
 | 
 | 
| Ⅰ级 | 140~159 | 90~99 | 1级 | 140~159 | 90~99 | 
| Ⅱ级 | 160~179 | 100~109 | 2级 | 160~179 | 100~109 | 
| Ⅲ级 | ≥180 | ≥110 | 3级 | ≥180 | ≥110 |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 
 | 
 | >140 | <90 | 
| 
 | 高血压危险水平分层 | 
 | |
|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 1级 | 2级 | 3级 | 
| 
 | SBP140-159mmHg或DBP90-99 mmHg | SBP160-179mmHg或DBP100-109mmHg | SBP 大于180mmHg或DBP 大于 110 mmHg | 
| Ⅰ 无其他危险因素 | 低危 | 低危 | 低危 | 
| Ⅱ 1-2个危险因素 | 中危 | 中危 | 中危 | 
| Ⅲ大于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 高危 | 高危 | 高危 | 
| 
 | 
 | 
 | |
| Ⅳ 并存临床情况 | 很高危 | 很高危 | 很高危 | 
其危险危险因素包括如:吸烟、高血脂、性别、家族史、年龄、肾病等外周器官损害、周围动脉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其中高危,极高危水平患者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中危患者在血压超过诊断标准后应初始药物治疗,低危患者在收缩压超过诊断标准10mmHg的时候,开始初始用药。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50137510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