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战略部署,2025年7月5日,由天津市药学会、北京药学会、河北省药学会共同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协办的“京津冀第三届医药创新发展大会”在天津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智汇融合,药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三地相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医药企业代表等600余位代表,共商京津冀医药协同创新大计,共绘区域医药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天津市药学会会长、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陈雄文主持开幕式。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于春泉致欢迎辞,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对医药产业创新的重要意义。“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教授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深化医-药融合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技术升级,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郝希山教授指出,京津冀地区应充分发挥资源、人才和产业优势,深化前沿技术与医药融合发展,助力我国迈向医药强国。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则从政策引领、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战略方向与发展路径。
河北省药学会理事长丁锦霞、北京药学会副理事长胡欣共同主持主题报告环节。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郝继辉教授以“拥抱新质生产力:胰腺癌系统药物治疗的今生与来世”为题,深入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突破性应用。
北京大学周程教授围绕“脑机接口技术创新面临的方法论挑战”,分享了前沿技术跨界融合的思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杨悦研究员系统解读了“以价值为导向的新药研发政策导向与产业转型”,解读了医药政策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引导作用。
天津市药学会会长陈雄文教授结合天津实践,系统分享了药学教育改革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协同经验。
本次大会精心设置了九个专题分会场,全方位覆盖医药创新全产业链关键领域,从宏观政策引导到产业协同实践,从前沿技术突破到传统中药创新,构建起立体化的研讨体系。聚焦医药政策交流、药物制剂协同发展、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地生物医药产业协同、药物经济学、产学研用融合、青年药学工作者交流等热点议题。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医药相关政策、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精准用药管理、中药创新研发路径、医药产业链集群建设等方向展开深入研讨,为京津冀医药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案例。
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京津冀医药科技成果展览,重点遴选了30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展览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成果,使与会代表对最新科研成果和产业化进展有了进一步了解。
本次大会通过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深层次的产业对话机制,进一步强化了京津冀三地在医药创新领域的协同合作机制。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未来,三地应持续深化科研资源共享、医药政策联动与成果转化,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乃至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京津冀力量。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46719972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