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讲堂
字号 16

那山,那水,那人,那枸杞

2022年01月17日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李爱君

宁夏中宁有“中国枸杞之乡”的美誉,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诸药所生,皆有境界”,道地药材宁夏枸杞以其特有的栽培、采收、产地加工工艺以及上佳的功效而闻名于世。另一方面,它也见证了这块土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变迁,以及繁衍于其上的历史文化的传承。

地理篇:一方水土,一地特产

中宁县位于宁夏中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中转要冲,也是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在此集散,被称为西北的“旱码头”。

中宁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能资源丰富,干旱少雨多风,蒸发量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9.1℃,宜耐旱作物积累营养成分,尤其适宜枸杞等中药材的生长。

县境四面环山,中部为低平盆地,黄河从中部自西向东转北流过,境内最大支流清水河自中宁县的泉眼山注入黄河。清水河相对落差较大,干支流大部分流经含盐量高的第三系红层或石膏地层,导致河水矿化度极高,并且愈到下游,河水愈苦涩,故又称“苦水河”。历史上,清水河曾无数次泛滥,是中宁的“灾难之河”。然而,正是这无数次的洪水冲刷,也把大自然的精华冲积于此—土壤中蕴含了丰富的矿物质(如硒、铁、锌、锗等)和有机物,黄河泥沙与苦水冲积淤积的泥土交汇,成为枸杞生长的沃土。而中宁盆地四周的胜金关山、骆驼山、黑山、照壁山、双龙山、泉眼山、轿子山等,又有效地抵御了由西北而来的寒潮、风灾、沙尘袭击,给枸杞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安乐窝”。

历史篇:一方水土,一地风情

据西夏史记载,当年成吉思汗曾率军攻打西夏城(今银川地区),但久攻不下,遂决定将当时因瘟疫而死的人和动物尸体投掷到城内,希望以此让城内流行瘟疫,不战而败。但是,半年过去了,城内却安然无恙,后来才知道,西夏城内储存有大量的枸杞子和大黄—老百姓服用枸杞子提高免疫力,喝大黄水解毒除瘟。

明朝时,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栴被封为庆王,就藩宁夏。不久后,他将宁夏枸杞子进贡到朝廷,枸杞随即作为一种平和的温补剂而风靡宫廷。枸杞的根皮地骨皮又是一种金疮药,当时戍边的部队会常规备存。

随着需求的增多,枸杞的人工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栽培技术逐渐发展。比如,纂修于1501年的《弘治宁夏新志》不仅在“物产”项中记载有枸杞,而且还明确指出“宁夏土贡有红花、锡、土豹、名马、枸杞”。又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陕西者良,又以甘州为绝,入药大抵以河西者为上。”句中所说地区,按照当时的区域划分,指的就是今中宁部分区域。

清朝时,中宁枸杞的种植已成规模。自清末至民国年间,中宁枸杞前期从北路由黄河水运至包头,复用骆驼(前期)、火车运至北京(北平)、天津,然后从天津出口。抗战期间,包头失守,遂改走南路,主要用大车、骆驼运至西安上火车,然后转运至上海、广州、香港等地销售。

生物篇:一方水土,一地名品

道地宁夏枸杞是宁夏人文地理中重要的“天、地、人”代表作品,是宁夏回汉人民勤劳、智慧、勇敢的结晶。过去,枸杞属宁夏四大贡品之一,并有近500年的历史;如今,枸杞是“宁夏五宝”之首。

1947年,叶祖灏在《宁夏纪要》一书中记录了枸杞贸易的繁荣,并载“枸杞为西北特产,在中药上用作温补剂,产地以本省中宁及甘肃武威两处最为著名。武威产者,粒小而坚实,系野生,品质不及中宁之佳。枸杞果实以夏末收成者为上品。俗名‘贡果’,秋收者次之,俗名‘魁元’‘大剪’等”。

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现代植物化学研究发现,枸杞子中主要包含枸杞多糖、酚类、槲皮素、胡萝卜素、烟酸、甜菜碱、豆甾醇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枸杞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神经、清除自由基、抗炎等作用。目前被广泛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亦作为天然色素添加剂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1961年,中宁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中宁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2017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中宁枸杞”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7月27日,中宁枸杞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随着国家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的发展,枸杞的药用、营养保健等价值不断开发,道地中宁枸杞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31176032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备140535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183